70后代表詩人于貞志就像他在詩中寫的那樣“我的一生翻越了群山與河流,而今我凱旋,我驚醒,我死去……”9月6日,詩人英年早逝,走完了他52年的生命歷程,山東諸城蔡家溝藝術家為他舉辦了隆重的追思活動。

10月15日,藍色老虎之聲:于貞志詩畫紀念朗誦會在宋莊舉辦,宋莊詩人、藝術家60余人聚集在畫家村綠皮火車,再次追思于貞志的詩歌和藝術成就,朗誦他的詩歌和詩友們寫給他的詩,并展出了他的行為藝術圖片和他主編的詩歌民刊、詩集等,現場氣氛熱烈而莊重,再次呈現了宋莊藝術的氛圍和活力。

藍色老虎之聲·于貞志詩畫紀念朗誦會開始前,線上出席活動的藝術家王右首先擂響了電子鼓樂,為逝去的好友獻上一首歌《不期而遇》:“時光飛逝,與你相遇。似曾相識,不期而遇。剎那間,天空燦爛。剎那間,大地溫暖。原來如此,與你相遇。原來如此,不期而遇。……”

下午三點活動開始,詩人、活動主持人藍野首先介紹了于貞志一生對詩歌和當代藝術的執著追求,他說:于貞志在少年時代就開始了詩歌寫作,成立校園詩社“黑鳥”和鐸詩社,創辦、主編自費油印詩刊《黑鳥》和《鐸》詩報,在莒縣造紙廠工作期間又創辦、主編了《轉折》民刊,從郵局寄往全國各地,在當時風起云涌的民間詩界產生了一定影響,聯系了一批有共同詩歌理想的朋友,參與了1980年代中國現代主義詩歌運動。1990年代初,于貞志離開莒縣,開始了文化北漂,進入了一個更大的詩歌圈子,與袁始人等主持創辦藍色老虎現代詩歌沙龍,提出靈性詩歌寫作主張。因此,他的詩歌寫作由古典主義向靈性詩歌寫作拓展。他是一個純粹的詩人,他的詩歌追求人性化和自在開放的個性化創作,包含著詩歌寫作本質的普遍意義,成為一個詩歌烏托邦主義的踐行者。于貞志2006年入住宋莊畫家村,2018年參與創建山東諸城蔡家溝藝術試驗場,他開始將詩歌與繪畫、裝置,行為,攝影,錄象等藝術形式展開對話與研究,許多次策劃主持參加當代藝術展覽和詩歌活動。

1998年5月,于貞志在創辦藍色老虎現代詩歌沙龍撰寫沙龍宣言時寫道:“希望老虎作為一個象征,象征任何一個時代中不為物欲所淫的高貴精神。”沙龍聚集了西川、王家新、黑大春、葦岸、樹才等一大批詩人,先后在校園、酒吧、飯店和書店定期舉辦朗誦研討活動,成為北京具有影響的詩歌民間組織。
當年藍色老虎的創始人之一袁始人現在是世界數字經濟論壇執行主席,他推掉繁忙公務活動,特意來到宋莊出席朗誦會,向與會者詳細追述了藍色老虎的輝煌歷史。袁始人表示,今天參加于貞志的詩歌紀念活動,紀念的不僅僅是我們的老友,更是我們逝去的青春和激情燃燒的歲月。

中國現代文學館研究員北塔也是藍色老虎沙龍的活躍分子,他在朗誦會上作了長篇發言,他說:“于貞志跟許多民間詩人不同,他具有相當程度的學院氣息、趣味和傾向。他一生都在讀書學習,鐘情甚至有點崇拜知識;所以,他與知識分子寫作群體比如王家新、西川等代表人物關系都很好。我和他都是1994年進京的,我當時在北京理工大學教書,貞志大概認為我也屬于知識分子寫作群體吧,所以樂于跟我交往。不過,在內心深處,在寫作本質上,我是解構知識主義的,是崇尚野性思維的。”北塔還贊揚于貞志是一個具有慈悲心、胸懷大愛的詩人,他回憶了2001年于貞志主持藍色老虎沙龍與“詩人救護車”網站共同發起救助女詩人張楠的活動,引起了詩壇內外廣泛關注。他說,2001年底,張楠被確診尿毒癥晚期,救助張楠活動在我們中國現代文學館進行的,得到時任館長舒乙先生的大力支持,活動效果非常迅速而明顯,不久有一個來自我老家江蘇的廣東企業家、詩人宋祖德捐款25萬元讓張楠去廣東做了換腎手術,從而挽救了她的生命。

詩人孫家勛回顧了和于貞志之間的難忘往事,他認為于貞志的詩歌形式到內容都不是知識分子寫作,他的立場是民間的,寫作充滿靈性和神性,貞志的詩歌寧靜,大氣,神秘,干干凈凈,與遠方,與天空,與大地都有關聯,他的詩歌充滿了強大思想的張力和豐富想象,有著獨特的個人美學追求。
女詩人玙姬說,于貞志不僅創作新詩和古體詩,他還翻譯了倉央嘉措的情詩。我當年看了于貞志翻譯的倉央嘉措的情詩,對他特別崇拜。藝術家四毛對于貞志的行為藝術作品給予了高度評價,他說,于貞志的作品在全國行為藝術界很有影響。
與會的月巒、鐳言等不僅受到于貞志詩歌創作的影響,在生活上也得到他的關愛,他們表示,于貞志依然活在他們心中。